这是一个,可以管陌生人叫老公的时代前段时间奥运,孙杨夺金的那场比赛正好是七夕,于是我的朋友圈就被类似这样的状态刷屏了: “老公真棒!七夕只和你约!” “七夕哪也不去,就守着看我老公游泳!” 我当然明白这是当事人的自我娱乐,不用那么认真,但是对于这其中一些女性朋友,我还是产生了强烈的疑问: 你前段时间不是才说,你老公是宁泽涛吗? 而我们的父母辈,对于女孩子公然喊老公的行为,就很难理解了。 在她们那个年代,表达对偶像爱意的最大尺度,最多是像宋丹丹老师在春晚的一句: “我十分想见赵忠祥。” 并且说完就要捂脸,显得很羞耻的那种。 前段时间,厦门大学一位教授在毕业典礼上致辞,公开呼吁学生们“不要随便叫陌生人老公,无论他多么有名”,一度成为热门事件。 我在想,如果这位教授哪天去王思聪先生的微博底下逛逛,看到留言板上排成排的妹子们写的“老公X我”,估计更气不打一处来。 然而,这股潮流并不会因为长者们的呼吁而有所收敛,实际上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。 02 记得小时候大家追星,都会显得很专一的样子,那是正儿八经的追星。 但现在,迷妹这个身份渐渐不再只专属于追星族。任何一个平常的女孩,都可以随时在社交网络,加入一场全民晒老公的狂欢;也亦可随时抽身,回归到她原有的社会符号。 因此我们才可以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现象: 一个女生在四个月前说自己男票是王大陆,奥运开赛前说自己老公是宁泽涛,最后终于在七夕确定,她的老公是孙杨。 “我宣布,这是我的新老公。么么哒~” 一切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。 这种潮流风靡在一个不用对言论承担太多责任的虚拟世界中,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小小的“放肆一下”。 这种新型迷妹,不再像传统的粉丝一样臣服于偶像,而更像是拿明星为己所用,她们自由地支配着随时切换进“迷妹模式的按钮”。 从这个意义上,我相信厦大老教授多虑了。但这件事,却有另一个让人忧伤的地方。 03 关于喊老公这事,我有一个关于夫爷的趣闻。 最开始他在尺度播电台节目,有很多人喜欢他,在后台留言称呼他“夫老公”。 我经常能在后台看见要和他约的,生孩子的各种留言。 我笑问他,如果真有粉丝动情怎么办,你该如何应对这么多人的“甜蜜的负担”。 然后他告诉我,他一开始也有点被“吓到了”,然而他渐渐发现,这年头在网上喊个老公,就和见面称呼“帅哥”差不多。 毕竟,那些吵着要给他生猴子的迷妹们,也并没有给他发大腿照什么的。 这个事是一个绝妙的隐喻。 当越来越多的迷妹们对着某男明星“老公!”叫唤,没过多久又对着另一个明星重来一次,对于不少男性来说,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感受。 他们幻想中的温婉娴淑的邻家妹妹,不是这样的形象。传统意义上被赋予在女性身上的“矜持”似乎正在一点点地消失。 只是,我们谁也没有义务去满足谁的想象和期待。无论是热烈的,还是含蓄的,都只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。 而喊陌生人老公这件事,让我感觉到的是一种更深的趋势:这喻示着我们表达情感的门槛会越来越高。 或许会有这么一天,大家对“老公”这个词都变的麻木了,需要用一些更劲爆的词来表达情感。 就像,大家对“美女”这个词已经麻木,渐渐用“女神”来取代称呼一样。 但谁也无法改变。
文章分类:
新闻资讯
|